近日,百川暢銀(300614)在河南省柘城縣的移動儲能供熱項目投運,值得關注的是,該項目的熱源來自光大城鄉再生能源(柘城)有限公司,這是一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
百川暢銀稱,目前該移動儲能供熱項目已有中牛集團和泰森食品兩個用戶。其中,中牛集團從2023年2月開始使用移動儲能供熱,日均使用蒸汽100t,完全滿足了其生產線熱能需求。另一用戶河南泰森食品使用移動儲能供熱已近半年,供熱過程安全穩定,且能耗較之前降低20%,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用能成本。垃圾焚燒廠供熱并不少見,在國內外均有不少成功的實踐案例!在國內,三峰環境旗下的紹興市垃圾焚燒熱電聯產項目,早在2018年便已投產,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2250噸,年發電1.88億度,年供應蒸汽96萬噸。
圖1 三峰環境紹興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產項目
而西安,則可能是目前國內使用垃圾焚燒供熱最普及的城市。西安共規劃建設了藍田、高陵、西咸、鄠邑和灞橋5座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產項目,其中藍田項目設計處理能力2250噸/日,高陵項目設計處理能力2250噸/日,西咸項目設計處理能力3000噸/日,鄠邑項目設計處理能力2250噸/日,灞橋項目設計處理能力3000噸/日,合計總處理能力達12750噸/日。5項目于2020年后陸續投產,不僅徹底改變了西安市長期依賴填埋的垃圾處置現狀,還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其實,發電和供熱都是垃圾焚燒設施的余熱利用方式,資料顯示,如果只發電,垃圾焚燒熱效率僅約25%,如果熱電聯產,則可將熱效率提高到45%-60%。同時,由于多了供熱這條新的營收渠道,還可以顯著降低政府的垃圾處理補貼費用,為納稅人節省開支。以三峰環境紹興項目為例,其垃圾處理費補貼僅18元/噸。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么低,供熱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德國、瑞典等發達國家,垃圾焚燒供熱同樣頗受青睞。據澎湃網報道,在德國的弗萊堡地區,垃圾焚燒過程產生的余熱可保證2.5萬戶居民的供暖。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網站發布的信息則稱,瑞典每年有一半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可供應大約25萬戶家庭取暖。
既然供熱優勢如此明顯,那為什么國內的垃圾焚燒廠大多仍只是發電呢?這就涉及到了另一個問題。
由于“鄰避”以及“衛生防護距離”等環保方面的要求,國內大多數垃圾焚燒廠選址較為偏遠,周邊既沒有供熱管網,又缺少用熱用戶。因此,不是垃圾焚燒廠不想供熱,實是根本沒有辦法供熱。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垃圾焚燒領域補貼政策的調整,迫使垃圾焚燒設施運營企業不得不想方設法拓展營收渠道,一方面利用現有設備協同處置市政污泥及部分一般工業固廢,一方面也把供熱提上了日程。
例如光大環境在濰坊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原有基礎上投資936萬元,建設完成了供熱項目配套設施,并于2022年底實現對外供汽,目前供汽量每小時約40噸,日供汽量約1000噸。
通過后期改造實現熱電聯產,無疑是存量垃圾焚燒項目實現供熱的便捷方法。但前提是焚燒廠距離用熱用戶不能太遠,且用熱需求穩定,否則巨大的投資和維護成本會讓供熱變的得不償失!
仍以光大環境濰坊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例,該項目用熱方為濰坊濱海工業園區,可以不出園區就地用熱。而2018年投產的三峰環境紹興垃圾焚燒熱電聯產項目直接選址于工業園區內,建設前就考慮到了熱能利用。
另外,垃圾焚燒廠的體量也要夠大,否則將無力提供足夠的熱能,例如本文提到的幾座垃圾焚燒項目生活垃圾日處理量均超過2000噸,屬于大型垃圾焚燒設施。
然而,很多垃圾焚燒項目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像光大環境拓城項目,其設計處理規模僅450噸/日,雖然也有余熱可用,但若鋪設供熱管網供熱,成本顯然太高。這時“移動儲能供熱”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我們常說的“移動儲能”存儲的是電能,相當于一個巨型“充電寶”,而“移動儲能供熱”的存儲對象則是熱能,它是一個“儲熱寶”,可以蒸汽、熱水的形式,把熱能通過管道儲存至移動儲能車的儲能罐體內,并用牽引設備運輸到用熱客戶處,滿足工業用熱、居民供暖和生活熱水等需求。
移動儲能車主要由儲能罐、控制部件、放熱/儲熱管、載車等部分組成,以高性能蓄熱材料和蓄熱元件為核心,是移動儲能供熱的核心設備。
2023年2月,百川暢銀宣布擬在三年內投資約1.24億元,購置270輛移動儲能車,推動“移動儲能供熱”業務發展。
“移動儲能供熱”技術為垃圾焚燒廠供熱提供了一個相對廉價且可行的解決方案,環衛科技網通過搜索引擎發現,除光大環境拓城項目外,瀚藍環境濟寧項目也在嘗鮮“移動儲能供熱”。
圖5 百川暢銀與瀚藍環境濟寧項目開展“移動儲能供熱”合作
該供熱項目于2023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每天為當地一家食品公司供應100余噸蒸汽,據用戶反饋,該公司的熟食生產線能耗較之前降低20%左右,冷藏線能耗較之前降低30%-50%,效益顯著。當然,受益的不僅是用熱方,以及百川暢銀這個移動儲能供熱服務的運營方,還有各家垃圾焚燒運營商,畢竟以前白白損耗掉的余熱也可以賣錢了!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截稿后,環衛科技網獲知兩個消息,特補充如下:一是中國天楹旗下啟東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將實施技改,將協同處置一般工業固廢并對外供熱,年最大供熱量238.4萬GJ;二是瀚藍環境官宣,旗下已有淮安、萬載、黃石、漳州、濟寧等多個項目實現管道供熱或移動供熱,2022年供熱蒸汽總量超過80萬噸。另外還透露,瀚藍下屬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均在積極開展供熱業務,多個項目已完成協議簽訂,年中起將有更多項目實現對外供熱。
這再次證明,繼協同處置污泥及一般工業固廢后,供熱,將成為垃圾焚燒設施拓寬營收渠道的最新舉措!
|